时值五月,郁南山路的街道上满是吆喝着的摊贩,更有穿着樊楼特殊名牌的衣服的店小二,提着食盒往新政书院送吃的。

郁南山路很窄,店铺、摊贩、茶楼却紧挨着,人挤着人,很是热闹。

陈农秉站在人群中,更加确定,这就是个平行宋朝的时代,安逸和谐,市场发展繁荣。

柳儿领着陈农秉来到了新政书院,大门口围满了人,还未近前,就听到学士们咆哮的声音。

“蜀地就是个不开化的地方,屡教不改,当严刑律例,防止发生像王庆顺那样的大规模起义。”学士代表许煮很是慷慨激昂。

近期金陵讨论最多的无疑就是王庆顺起义了,短短一个月,已经发展到了几万人。

官家派人去镇压,新政书院的学生们忧国忧民,开始了辩论,在商议应该如何治理蜀地。

“煮兄说的对,等这波起义平复,我等要联名上请,要官家处死王庆顺等叛贼,还要重修《蜀地律法》,以法度来修正异民。”新政书院祁修远附和。

“就当如此,该杀就杀,要不然起义反反复复。”

“蜀地山险路远,若不是棉麻和丝帛,不要也罢。”

新政书院的学生们各抒己见,但无疑都是在附和学生代表许煮。

这人是枢密院下设机构兵部侍郎许仓宁的儿子,他的很多言论,是兵部对蜀地的看法,有天然的消息渠道。

学子们意见一致。

围观百姓们连连赞扬。

这赵宋的社会就是这样,百姓们思想很容易被文士学子牵着走,朝堂之上更是阿谀奉承,安逸之风盛行。

陈农秉眼眸中放出一道精光,装作不小心被后面的人推了一下,踏入到了院子里。

他晃了晃身子,挺身立正后,目光锁定了许煮,“这位学士,在下有一个问题,还请阁下解答。”

“何事?”许煮中气十足的道。

“蜀地之人可是人?”陈农秉道。

“这……”这么简单的问题,许煮此时竟然迟疑了,耳后答道,“你这问题真奇怪,蜀地之人又非三头六臂,自然是人。”

“既然蜀人是人,赵宋人也是人,你为何视蜀人为异端?”

陈农秉回头,对着围观百姓道,沉声道,“各位,不妨试想一下,假如唐礼军大破我宋军,我宋人被唐礼国以严刑律法压迫,我等当如何?”

“我们的妻儿在赵宋的土地上,吃不饱穿不暖,我等男儿该当如何?”

陈农秉望着木讷的百姓,提升震慑的大吼道,“你们就眼睁睁的看着吗?”

“不!”人群中有个小男孩率先张了口,他表情倔强,“我要赶跑唐礼军。”

“我宋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处处抬杠陈驸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籁小说只为原作者小编我大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编我大哥并收藏处处抬杠陈驸马最新章节第三章:此子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