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骑兵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让他们为之倾慕的同时更伴随着深深地恐惧……

赵国的骑旅新建之初便表现的如此强悍,皆是因为新军虽是新军,但新兵却并非是新兵。

这些骑兵的兵员并非是中原之民,而是代地之民。

代地盛产良马,代人更是天生优秀的骑兵。

虽然代地是赵国的战略要地,然而的昔日的赵襄子灭代用的并非是什么高明手段。

时间虽然能磨平仇恨,但固有的生活的习俗和民族之间的隔阂,使得代人对赵国的认同感一直不是很强烈。

再加上自赵敬侯迁都邯郸之后,代地更加远离了赵国的政治中心,再加上两地又有太行山隔绝、交流不便,这也使得隔阂再度加深。

而赵雍胡服骑射的真实意图、最大的意图,便是使赵国本土加强与代地的民族认同感。从而让代地为赵国骑兵的组建,提供稳定的兵员和战马资源。

为此必须肯定游牧文化。

这才是赵军骑兵强悍的基础。

不然一个骑兵的训练成型便非三年两载可以做到,更要休谈什么纵横沙场。

……河西之战的结束,使得胜利的天平开始逐渐朝着三晋倾斜。

秦国败势已定,但破关还是不易。

秦军若是鱼死网破,联军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这里毕竟是秦国的主场!

但破关现在也只是时间问题,代价虽大,联军却不敢有丝毫松懈、让秦国有片刻喘息的机会。

战局又开始陷入一种微妙的状态。

之后数日的血肉拉锯,战况愈发惨烈,城头被三晋突破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正月十七,天光破晓之际。

联军破关前依旧是先喊上一番大义凛然的措词。

只是今日的‘杀伐’注定不会再有流血的牺牲了。

只见那高耸且残败的函谷城头,在城下数万悍卒地注目下,缓缓放下一个吊篮,一长袍及冠之士扶绳站立其中。

赵雍眯着眼,看着远处孤身走来的秦使。

他知道战争结束了!

河西战争的结果,不仅仅是联军在战场的胜利,更成了压垮秦王心理上的最后一道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让嬴驷意识到了三晋的执着,外加离间齐、楚两国的密函皆石沉大海。

秦国在战场上的失势,让本欲当黄雀的齐、楚两国再也不敢轻举妄动。秦军的兵败已然成了现实,若是真让三晋强力攻破了函谷关,那秦国真的就无力回天了。

趁着现在还有些许本钱,谈判还来得及。

三晋自然不可能那么容易答应。若是那般简单,如何对得起战死的将士?

又是在关外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战国从赵王雍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籁小说只为原作者刘浩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刘浩渊并收藏战国从赵王雍开始最新章节解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