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跟随王德来到皇宫,当他看到李治走出了甘泉宫,这才确定李世民召集自己可能是因为李治的缘故,李治进宫去觐见李世民,李世民才知道自己到了长安,才会召自己进宫。李恪想通这点,心里安稳了不少,跟随王德来到了甘泉宫的御书房。来到甘泉宫李恪就看到身形憔悴的李世民正在翻阅奏章。

参见父皇!李恪向李世民行礼。

你来了?李世民淡淡的说道。

父皇还是要注意身体啊!李恪看着脸色憔悴,身形消瘦了很多的李世民说道。

哎!李世民叹息一声,放下手头的事务,将李恪说道,坐吧,说说你对大唐的这次败仗怎么看?

李恪坐在了胡凳上,这才向李世民问道,父皇怎么看待李绩的败北?他这么问是想确定李世民的态度,想看看李世民对李绩的看法,只有这样他才能说出自己的实话。

李绩是一员干将,是大唐除了卫国公李靖之外少有个的将才啊!李世民叹息一声说道,朕也不相信他会败的这么彻底,他会损失这么多兵马!

那父皇的意思是李绩败的有点蹊跷了?李恪向李世民问道。

所以,朕才问问你的看法!李世民没有正面回答李恪,但这句话无疑承认了李恪的问题。

父皇,扰兰地属高原,空气稀薄,不是吐蕃或者吐谷浑人的话,寻常人根本就不适应哪里的气候环境,大唐精兵冒然进入扰兰,肯定会出现不适应气候条件的问题,这也给了吐蕃和吐谷浑一个可以歼灭大军的机会。其二,粮草欠缺,在还没有粮草功绩的情况下,又加上气候难以适应,大军军心浮动,体力难以维持,这也是战败的一个原因。李恪说道这里,停顿不语,想征询李世民的意见。

你说的不错,继续吧!李世民颇有兴趣的说道。

第三,便是李绩的指挥问题!李恪肯定的说道。

为何?李世民问道,李世民没有想到李恪也怀疑李绩的统兵能力,虽然他不怎么看重李绩的太过热衷权势的品行,但对李绩的统领能力还是很肯定的。见李恪否定了自己见解,他倒是很感兴趣。

第一,不了解扰兰气候,轻敌冒进,岂是大将本色?第二,不分主次,十万大军集结而动,犯了兵家大忌。第三,舍弃粮草辎重,粮草于大军的距离太原,步战是可以这般作为,但骑兵战中,敌方骑兵三两日就能迂回到身后破坏粮道,他岂能这么办大意?第四,急于求成,不善于为扎稳打!李恪淡淡的说道。

李世民开始陷入了沉思,李恪的话对他的冲击很大,完全颠覆了长孙无忌等人向自己为李承乾和李绩开脱的理由。

李恪静静的等待李世民的评价,但心里却是多少有点难以理解中枢大臣门的心思。

试问,李绩以往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我在唐朝做暴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籁小说只为原作者七月初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月初三并收藏我在唐朝做暴君最新章节第881章 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