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刘仁轨的书房讨论让李恪神清气爽。

晚上,他将董伯仁和王绩、谢偃还有袁天罡和李淳风请到书房商议汉学院的组建。

刚开始,他只是邀请了李淳风,只是没有想到袁天罡也会出席。不过他猜测,这可能是因为李淳风的缘故!

但是,袁天罡的确实有才,李恪觉得有他参与那是再好不过了!

所以,他也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李恪的书房内,众人就坐,鹰卫奉上茶水,关门离开。

李恪这才开始切入到了主题上面。

诸位,汉学院开办在即,本王对汉学院有一下几点设想:第一次,汉学院可以分为两院,即北院和南院。北院主文学,南院主科技!李恪淡淡像众人说道,可能你们诸位很多人不清楚何谓科技,那本王就给你们解释一下,本王所谓的科技就是天文历法、算术以及一些发明创造。

殿下,让汉学院涉及到这些,恐怕有些不妥吧!董伯仁第一个提出自己的不满,在他思维中,除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外,其他的都不可取。

这不能说董伯仁迂腐不堪,而是他思维的局限性。因为,自隋朝开科举到李世民登基重开科举制度,所有入仕的人都是出自诗文辞赋,才会让董伯仁有这样的想法。

对啊,殿下是否在想想呢?谢偃也跟着说道。

李恪一想,谢偃致力于文学,能说出这样的话也不为过。

老师,汉学院也要有主次之分,北院为主,南院只是为辅,只要两院结合,才能体现出汉学院包容并兼的学术作风。汉学院不排斥任何学说,儒学、法家学说、阴阳家、天文家等,只要是学问,都可以在汉学院开讲收徒,汉学院的宗旨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李恪义正言辞的说道。

殿下,老臣明白你的心思,老臣绝对会支持你!董伯仁见李恪这么说,他也就不在坚持自己的意见。

那谢先生以为呢?李恪向谢偃问道。

殿下上面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微臣很赞同!谢偃也支持李恪。

而北院,本王已经做好了分科,北院主要是开设秀才、进士、明经、明法和明书五科。明法就是专门的研习律法;明经主要是教习贴经、策论等;秀才则是属于教授的知识很广的一科,而进士主要是为了像事务方面发展。李恪说道这里,向诸人问道,大家有什么意见吗?

诸人开始思考李恪的分科制度。

半响,王绩开口说道,殿下,你分这几科还不能涵盖到我们所学的学问的很多方面,像绘画,像书法,音律等,还有想治史、著书等方面。所以,微臣的建议是,除了开设几科之外,还要增设一些学科。

恩,王先生提出的问题很值得商酌!李恪很满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我在唐朝做暴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籁小说只为原作者七月初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月初三并收藏我在唐朝做暴君最新章节第881章 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