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上来!李世民对台阶下面的内侍说道。

内侍将军报呈给了台阶上的王德,王德将军报交给了李世民。李世民翻开军报,细细的翻看,他看的很认真,以至于看了很久在将军报放在玉案上,这使得众臣的心里很疑惑,到底是什么要军情让皇上看的这么仔细和慎重呢?

李世民看了一眼眼前的一帮臣子,再想想远在漠北征战的李恪,心里想起了以往跟李恪单独面谈时李恪的种种表现,心里微微叹息。

皇上――王德见李世民不说话,而太极殿上的大臣猜测不出军报的内容,在这个时候不敢搭言,他便小声提醒道。

恩――李世民被王德一喊,顿时回过神来,看了一眼众臣工,将目光盯在了魏征的脸色。他记得魏征的提议就是让李靖担任行军大总管,而让李恪担任李靖的副职。起初,李世民也觉得魏征这是在刻意帮李恪说话,可是他知道魏征的秉性,魏征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他不可能为了私情而公司不顾。

所以,李世民对魏征的提议深思熟虑之后发现了其中的奥妙,那就是李恪要是但仍李靖的副职,对他最大的帮助表示胜利之后的封赏,而是跟随在李靖身边能学到很多东西,是让李靖变相的教授李恪兵法谋略。

魏征的表面意思就是这样,但李世民想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魏征的意思是要重点培养李恪,让李恪能够成为大唐今后军方的基石。

毕竟,李世民心里也很清楚,当自己和一批当年打天下的臣子们都老了之后,谁还能够撑起大唐军队方面的天呢?将帅无能累死三军的道理李世民懂,大唐至今能够从艰难时刻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能够拥有今天这样可以跟突厥一战的军力,除了自己和众臣的治国有方之外,那就是大唐的军心很稳定,军队的士气很高昂。因为,大唐出了李靖,出了这样一个未尝一败的战神。

所以,魏征提议的背后也在提醒李世民,那就是让李恪跟谁李靖学习兵法韬略,培养他成为今后大唐军方的定海神针。

因为,李世民想到了这点,才会一直压着长孙无忌举荐李绩的奏章不批,而且还暗地里指使房杜两人举荐李靖。他这么拖着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他就是看看朝堂之上到底有多少人会参与其中,长孙无忌的威望到底有多大。

李世民这样做不是说不相信长孙无忌,不信任长孙无忌,只是作为君王,作为皇帝,他跟长孙无忌先是君臣,然后才是挚友。

其次,李世民拖着自己心中人选是李靖而不宣布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他想考验李恪,看他是顾全大局呢?还是贪恋权势。作为马上皇帝的李世民很清楚李恪心中的心境,当一个将军有能够指挥数十万大军作战的机会,而且能够取得胜利的时候,他就绝对不会轻易的放弃这样的权利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我在唐朝做暴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籁小说只为原作者七月初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月初三并收藏我在唐朝做暴君最新章节第881章 徐福